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熊至娟 记者顾艳伟)进入2月份,广西购买岭南壮乡气温日渐回升,南宁八桂大地即将进入春耕春种时节。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春耕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农资商品时,消费销售务必在正规农资店购买,提示谨慎选购游商推销的谨慎来路不明的农资。
农资作为农业生产的游商基础物资,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资商产量和农民的收益。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广西购买农资专营店、品牌授权网点进行采购,南宁若选择线上购物,发布也要挑选正规电商平台。春耕切忌在流动摊贩、消费销售无证照商贩处购买农资,提示以防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购买时,务必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等购买凭证,并要求商家完整填写产品名称、规格、批次、生产日期等详细信息。若通过线上渠道购买,要及时留存交易记录、产品详情页截图以及与商家的沟通记录,以便后续追溯和维权。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农资前,务必重点核查产品包装标识的完整性与合规性。对于种子类产品,要查看审定/引种编号、适宜种植区域、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农药类产品,需核对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以及质量保证期;肥料类产品,则要查验肥料登记证号、执行标准和有效成分含量。千万不要购买包装破损、标识模糊或者信息不全的产品。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要密切关注当地农资价格动态。不法商家会推出显著低于市场价的所谓特惠产品,这类产品往往隐藏着质量隐患,很可能是涉嫌假冒伪劣商品,切不可贪图便宜。同时,对于宣传“包治虫害”“增产翻倍”等夸大其词的宣传口号,不能轻信,应依据科学知识和实际种植需求,理性选择农资产品。另外,消费者在大量购买农资商品时,主动提出与商家签订购买合同,并将农资质量标准、售后保障等条款清晰明确地写入其中,避免仅依赖口头承诺,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纠纷。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耕备耕期间,南宁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相关农资产品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消费者若发现购买到假劣农资,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或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15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还可向当地消协组织寻求帮助。
责任编辑:吕成海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日前,由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市场监管局、临海市消保委、临海市人民法院、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起草的《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服务规范》DB33/T 25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近日,芯丝翠NeoStrata)的经营企业百互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不符合标准的化妆品,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罚款166万余元。被处罚的百互润公司销售的芯丝翠倍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9月13日,随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政务服务大厅发出沈阳凯法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该省经营主体总量达到500万户。公司负责人欣喜地表示,作为新成立的技术服务企业,将积极融入 ...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4月11日,安徽省委政法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联合印发通知,自即日起至12月10日,部署开展打击传销“皖剑-2023”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以加大整治聚集式传销活动力度、严厉查处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文章)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网红餐饮店快速发展,一些连锁店、加盟店往往迅速开遍全省甚至全国。然而,网红店因门店、订单剧增导致管理、品控能力滞后等原因也常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福建省市场监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只要敢‘吃秤头’,我们一律严惩,绝不姑息。”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市场监管局严查销售芒果的流通摊贩,利用电子计价秤“短斤少两”违法行为,先后立案查处“缺斤少两”违法 ...